最近,马山县中学校友代表于南宁举行座谈会,共商建设中国民族文化人才摇篮,培养新生代民族文化专家大计。应广西邀请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马山县中学校友澳大利亚企业家韦生贵,马山县中学校长黄汉碧、党委书记石克祥等出席了座谈会。
马山县近百年办学的突出成果就是培养出一大批民族文化领军人才:第一班学生中出了一个中国壮族文化的领军学者蓝鸿恩先生,是他第一个构建了壮族神话的谱系,科学地整理了壮族民间古籍,参与打造了壮族刘三姐的文化品牌,提携和培养了古笛、黄勇刹等一大批壮族文化大师,被国际学术界称为中国第一个壮学博士。继蓝鸿恩先生之后的第十班学生梁庭望先生也是中国民族文化的著名专家。他编写了历史上第一本《壮族文化概要》,主编了中国民族文学研究的开山之作《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提出的“中华文化板块结构理论”,对中国民族文学的研究产生了特殊重要影响,他培养的学生许多成为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的重要领导干部。
学生和教师中著名的民族文化专家还有;中国长篇小说《原子弹四部曲》作者、军旅作家苏方学;民族风景画专家陈庆珠;壮族古籍研究学者罗宾;骆越文化研究学者谢寿球;壮语言学研究专家蒙元耀、覃晓航等。
马山县中学成为民族文化人才摇篮,学术界把这一群体称为马山学派。这是马山中学建校以来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引起了各地民族文化学界的关注。
参加座谈会的校友代表首先和远在北京88岁高龄的梁庭望先生实时通话,汇报了学校建设的重要成果。梁庭望先生勉励大家要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办学之路,为培养民族文化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与会的校友代表就培养新生代民族文化专家问题提出设立马山县中学民族文化名人图书馆、举办民族文化讲座、出版马山中学校友文化丛书等建议。
会议还通过了培养新生代人才的有关决定。
(作者:蓝蓝 责编:吴芳 三审:谢寿球)